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財報分析解題小技巧

以112 經濟部所屬事業 新進職員甄試考題為例

有的同學上考場時比較害怕大型計算題,
尤其是面對題目冗長、未知變數較多的申論題,很多同學會亂了手腳。

邦尼提供幾個解題小技巧給同學參考,希望對同學有些幫助:

1、變數多且變數間互有關聯時,可以一邊看題目,一邊自己畫個簡表(不用漂亮,看得懂即可)方便整理資料、理清各變數間的關係。

2、照著題號來依序思考,該順序通常是出題老師的善意引導(有例外,詳3.)。

3、千萬不要卡在解不出來的題目,配分2分的題目頂多卡2分鐘就得進入下一小題,之後有時間再回頭來解,說不定答案就會跑出來了。


請同學試著應用下面的實際考題來練習看看吧:

112 經濟部新進職員甄試 中會(申論一)
大國公司X8年底財務狀況表中,資產僅有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負債有流動與非流動2類。流動資產包括現金、應收帳款、存貨、預付費用4項,非流動負債僅含應付公司債1項。其他相關資料如下(不考慮所得稅):
① 應收帳款、存貨及營運資金之年初、年底金額相等。
② X8年淨利$150,000。
③ 淨利率10%,毛利率30%。
④ 營運資金週轉率2.5,流動比率3,速動比率1.5。
⑤ 存貨週轉率3,應收帳款週轉率5。
⑥ 應付公司債按面額發行,全年流通在外,票面利率10%,利息保障倍數4。
⑦ 固定資產淨額$1,100,000(已提列四分之一折舊)。
⑧ 股本包含面額$10之普通股與面額$100之特別股,均於5年前按面額發行,X8年普通股每股盈餘$2.44。
⑨ 特別股為非累積非參加,股利率7%,X8年發放特別股股利$28,000。
⑩ 無資本公積,X8年1月1日保留盈餘$290,000。

試作:計算X8年底財務狀況表中下列項目之金額。(10題,每題2分,共20分)
(一) 現金
(二) 應收帳款
(三) 存貨
(四) 預付費用
(五) 資產總額
(六) 流動負債
(七) 應付公司債
(八) 普通股股本
(九) 特別股股本
(十) X8年發放之普通股股利

以下摘錄自邦尼解題學會計
關鍵字:營運資金週轉率、財報分析
解析:
這題在考財報分析:各項財務比率之應用(白話會計-初會4-財報分析)

這題比較特殊的比率是「營運資金週轉率」,
雖然比較少課本寫出這比率的公式,
但邦尼在初會4財報分析課程中有提到:
XX週轉率=營業收入/XX
只有「存貨週轉率」、「應付帳款週轉率」是以”銷貨成本”為分子,
屬例外情況。

有認真聽課的同學應該都有能力寫出:
營運資金週轉率=營業收入/營運資金

只要寫得出這個公式,有用功的同學要全拿分應該不難。

解題小技巧
這種大型計算題,要求的變數很多,很多同學會亂了手腳,邦尼給予建議:
1、自己畫個簡表,不用漂亮,自己看得懂,方便整理資料、理清各變數間的關係即可。
2、照著題目中試作的題號依序思考,該順序通常是出題老師的善意引導。
3、不要卡在解不出來的題目,配分2分的題目頂多卡2分鐘就得進入下一小題,之後有時間再回頭來解,說不定答案就會跑出來了。(例如:本題先解出應收帳款,現金就可輕易求出)

以下開始解題

淨利率=稅後淨利/營業收入=10%
  ➡營業收入=150,000/10%=1,500,000

毛利率=營業毛利/營業收入=30%
  ➡營業毛利=1,500,000*30%=450,000

  ➡營業成本=營業收入-營業毛利
      =1,500,000-450,000=1,050,000

利息保障倍數=稅前息前損益/利息費用
題目說本題不考所得稅
  ➡稅率=0%;所得稅費用=0

稅前息前損益=稅後淨利+所得稅+利息費用
  =150,000+0+利息費用=150,000+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稅前息前損益/利息費用=(150,000+利息費用)/利息費用=4
  ➡利息費用=150,000/(4-1)=50,000
以上為解題會應用到的虛帳戶項目金額。

接下來分析實帳戶:
營運資金週轉率=營業收入/平均營運資金=2.5
  ➡平均營運資金=1,500,000/2.5=600,000

本題題目有說明營運資金之年初、年底金額相等
  ➡期末之營運資金=600,000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3
  ➡流動資產=3*流動負債
又,流動資產-流動負債=600,000
  ➡3*流動負債-流動負債=600,000
  ➡流動負債=300,000;流動資產=900,000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5
  ➡速動資產=1.5*300,000=450,000

(一)
本題速動資產=現金+應收帳款=450,000
由:
應收帳款週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應收帳款=5
      (本題應收帳款之年初、年底金額相等)
  ➡平均應收帳款=1,500,000/5=300,000=期末應收帳款
  ➡現金=450,000-300,000=150,000

(二)
應收帳款週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應收帳款=5
      (本題應收帳款之年初、年底金額相等)
  ➡平均應收帳款=期末應收帳款=1,500,000/5=300,000

(三)
存貨週轉率=營業成本/平均存貨=3
  ➡1,050,000/平均存貨=3 
      (本題存貨之年初、年底金額相等)
  ➡平均存貨=期末存貨=350,000

(四)
本題流動資產=現金+應收帳款+存貨+預付費用
  ➡預付費用=900,000-150,000-300,000-350,000=100,000

(五)
資產總額=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900,000+1,100,000=2,000,000

(六)
營運資金週轉率=營業收入/平均營運資金=2.5
  ➡平均營運資金=1,500,000/2.5=600,000

本題題目有說明營運資金之年初、年底金額相等
  ➡平均營運資金=期末之營運資金=600,000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3
  ➡流動資產=3*流動負債

又,流動資產-流動負債=600,000
  ➡3*流動負債-流動負債=600,000
  ➡流動負債=600,000/(3-1)=300,000

(七)
利息保障倍數=稅前息前損益/利息費用
題目說本題不考慮所得稅
  ➡稅率=0%;所得稅費用=0

稅前息前損益=稅後淨利+所得稅+利息費用
  =150,000+0+利息費用=150,000+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稅前息前損益/利息費用
  =(150,000+利息費用)/利息費用=4
  ➡利息費用=150,000/(4-1)=50,000

假設利息費用均係由應付公司債產生:
該應付公司債係平價發行
  ➡有效利率=票面利息 (假設無發行成本)
  ➡利息費用=應付公司債帳面金額*有效利率
  ➡應付公司債年底帳面金額=50,000/10%=500,000

(八)
每股盈餘=(稅後淨利-特別股股利)/加權平均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
       =(150,000-28,000)/ 加權平均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2.44
  ➡加權平均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50,000

又普通股股數本年度並無變動
  ➡加權平均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期末普通股股數
  ➡普通股股本=普通股股數*面額=50,000*10=500,000

(九)
特別股為非累積非參加,股利率7%,X8年發放特別股股利$28,000
特別股股利=特別股股本*股利率=28,000
  ➡特別股股本=28,000/7%=400,000

(十)
資產=負債+權益
2,000,000 = (300,000+500,000) + 權益
  ➡期末權益=2,00,0000-800,000=1,200,000

本題 
權益=普通股股本+特別股股本+保留盈餘
  ➡期末保留盈餘=1,200,000-500,000-400,000=300,000

期初保留盈餘+本期淨利-普通股股利-特別股股利=期末保留盈餘
  ➡290,000+150,000-普通股股利-28,000=300,000
  ➡ X8年發放之普通股股利
      =290,000+150,000-28,000-300,000=112,000

PS.以下簡表供同學參考:

營業收入(淨額)

1,500,000

營業成本

(1,050,000)

營業毛利

450,000

 

~

息前稅前損益

200,000

利息費用

(50,000)

稅前淨利

150,000

所得稅費用

-

淨利

150,000


流動資產

900,000

流動負債

300,000

  現金

150,000

非流動負債

500,000

  應收帳款

300,000

總負債

800,000

  存貨

350,000

普通股股本

50,000*10=500,000

  預付費用

100,000

特別股股本

400,000

非流動資產

 

保留盈餘

290,000+150,000-28,000-112,000=300,000

  固定資產

1,100,000

總權益

2,000,000-800,000=1,200,000

總資產

2,000,000

負債+權益

2,000,000


--
白話會計課程:初會4 財報分析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存貨篇~當毛利率法碰到「正常損耗」與「非常損耗」

學員在「邦尼解題學會計」(110會計師-中會 申論三)留言,
問題核心:
「用毛利率法估存貨時,”正常損耗”與”非常損耗”該怎麼處理?」

個人認為這問題非常好 !
據邦尼所知,
國內主流會計教科書都沒有討論到這個議題,
各大補習班(包括本人)的答案有好幾個版本,
並不一致。

既然這個問題在國家考試都考了,
而且實務上的確可能會發生,
所以邦尼決定寫這篇文,跟大家分享思路,
希望有點助益。

先說邦尼的結論:

「正常損耗」已反應在銷貨成本中,在推算期末存貨時不必減除。

「非常損耗」未反應在銷貨成本中,在推算期末存貨時應予減除。


以下簡例可解釋上述結論的來龍去脈:

山道公司於
X1年初 存貨$100 (每件成本$1),
X1年度 進貨 $1,500、
              正常損耗$100、非常損耗$200 (每件成本均為$1)
X1年度以每件 $2銷售1,000件存貨(每件成本$1)。

進貨
借:存貨                  1,500
貸:       應付帳款             1,500

正常損耗 
為正常營運買賣的必需成本,故耗用時應借記銷貨成本
借:銷貨成本           100
貸:        存貨                      100

非常損耗 (假設係因運輸途中發生車禍)
非正常營運買賣的必需成本,發生時應借記損失,不計入銷貨成本
借:其他損失            200
貸:        存貨                      200

銷貨
借:應收帳款         2,000
貸:        銷貨收入           2,000

借:銷貨成本         1,000
貸:        存貨                   1,000

X1年度:
銷貨收入= 2,000
銷貨成本=1,000+100= 1,100
銷貨毛利=2,000-1,100= 900 
  ➡毛利率=900/2,000= 45%

X1年底:
存貨=100+1,500-100-200-1,000= 300

有了上面的資料,
我們可以試著用毛利率推算期末存貨
(已知正確答案為$300):

可供銷售(耗用)商品
      = 期初存貨+本期進貨
      =100 +1,500 =                 1,600
 -銷貨成本 
      = 銷貨收入*(1-毛利率)
      = 2,000 *(1- 45%)=         (1,100)
-非常損耗 =                            ( 200)
推估期末存貨 =                        300 (Bingo!)

利用這個簡例可知:

1、「正常損耗」:
     於發生時會反應於銷貨成本,
     利用銷貨收入*(1-毛利率)來推算銷貨成本時,
     得到的銷貨成本將包含正常損耗。


以上例來說:
銷貨成本 2,000*(1-45%)=1,100 
      = 被賣掉存貨的成本  1,000 
      + 正常損耗商品的成本 100

既然銷貨成本(1,100)已包含正常損耗(100),
在計算期末剩餘存貨時,
若扣除銷貨成本就不得再扣除正常損耗,
否則會發生重覆扣除的錯誤!

2、「非常損耗」:
      於發生時因並非正常營運所必需,
      故不計入銷貨成本中。

      但非常損耗的發生已造成存貨的減少,
      故在計算期末存貨時應予扣除,
      否則將發生高估期末存貨的錯誤!!

~~充分理解後來解本題吧~~

三、 甲公司 X5年度截至6月30日商品存貨有關資料如下:

 

成本

零售價

 

零售價

期初存貨

$ 681,700

$ 875,500

銷貨收入總額

$8,200,000

進貨

8,000,000

10,000,000

銷貨折讓

240,000

進貨退出

100,000

125,000

銷貨退回

400,000

運費

175,000

 

員工折扣

20,000

進貨折讓

47,000

 

淨加價

750,000

非常損耗

450,000

560,500

淨減價

120,000

正常損耗

200,000

280,000

 

 


X5年7月1日公司倉庫發生大火,幾乎毀損了所有存貨,僅存一批售價為$108,000商品。此外,進貨資料中尚未包括一批成本$400,000,起運點交貨的在途進貨。

試作:依下列不同方法,計算甲公司
  (1)火災發生時應有存貨金額,
  (2)應認列火災損失。
(一) 毛利法,該公司歷年銷貨毛利率為25%。(4分)
(二) 略...

關鍵字:存貨估計、毛利法、傳統零售價法
解析:
這題在考存貨:存貨估計:毛利率、零售價法之應用 (白話會計-初會3-存貨)

(一)
期初存貨+本期進貨淨額=可供銷售(及耗用)商品總額
可供銷售(及耗用)商品總額-(推估)銷貨成本-非常損耗=(推估)火災發生時之存貨

期初存貨

$   681,700

已取得進貨

8,000,000

在途進貨

400,000

進貨運費

175,000

進貨退出

(100,000)

進貨折讓

( 47,000)

可供銷售商品總額

9,109,700


推估銷貨成本=銷貨收入淨額*(1-推估毛利率)
推估銷貨成本=(8,200,000-240,000-400,000)*(1-25%) = 5,670,000

(1) 推估火災發生時應有存貨 =9,109,700 -5,670,000 -450,000=

2,989,700

倉庫商品成本(=108,000*0.75)

( 81,000) 

在途商品成本

(400,000) 

(2) 估計存貨火災損失金額

2,508,700


**************
考試詳解請參考:邦尼解題學會計
相關課程:白話會計:初會3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新熱門考點:其他綜合損益-FVPL金融負債之信用風險變動影響數

 ❋敬告:本文適用於進階讀者,初學者讀後可能會有不適感^^; 

有會計基礎的人都知道:
帳列負債在不動用公司經濟資源而減少(天上掉餡餅)時,
是可以認列利益的。

例如:債主突然大發慈悲全免了公司的負債。
又例如:本來估計可能輸掉的官司突然逆轉勝了(免賠)。

但下列的特殊情況必須作特殊規定
   (負債減少也不得認列利益!!!):
公司發行債券在外且指定該負債為「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負債」。

這種情況若不作特殊規定,將發生一種吊詭的情況:
公司的財務狀況越差➡該公司債的市價越低➡公司帳列負債越低
    ➡認列的本期損益越高➡ EPS越高

講白話就是:公司可能因為自己的信用狀況差 而 認列利益!!

為了避免這種吊詭的情況發生,
「IFRS 9金融工具」特別強制規定: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負債(以下本文簡稱為FVPL負債)
其因信用風險導致之公允價值變動應認列為其他綜合損益,
不得認列於損益。
  (該規定有例外,但本文限於篇幅不納入討論)
這個(特殊)規定近年也成為國家考試的熱門考點,請準備高考的同學們注意 !!

接下來,邦尼就以剛考出爐的國家高考試題來作說明。

112年高考三級 財稅行政、金融保險 會計學 申三

甲公司於X0年12月31日購入乙公司發行面額$100,000之債券,該10年期債券票面利率8%,自X1年至X10年每年底付息,X10年12月31日另支付本金$100,000。購入及發行該債券之價格皆為$87,711,甲、乙兩公司計算該債券之有效利率皆為10%。甲公司…(略)。
乙公司判斷,在該發行之公司債之所有流通期間內,該公司債唯一重大攸關之市場狀況變動係來自無風險利率,而無風險利率在此10年期間內皆無變動。…

試作:(各小題之金額皆須註明係利益或損失)

(三)若乙公司將該債券分類為指定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負債,且該負債因信用風險導致之公允價值變動認列為其他綜合損益不會引發或加劇會計配比不當,則X9年乙公司因該債券之發行產生之其他綜合損益為何?

以下解析摘自邦尼解題學會計

當公司將自己發行的債券指定為
「指定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負債」,
應將該債券“因信用風險導致之公允價值變動”認列為”其他綜合損益”,
除非這麼作將引發或加劇會計配比不當。

本題題目已說該作法不會引發或加劇會計配比不當,
就是說應將“因信用風險導致之公允價值變動” 認列為其他綜合損益。

所以題目問的:X9年因該債券之發行產生之其他綜合損益為何?
其實就是在問:X9年度該債券”因信用風險導致之公允價值變動是多少?”

題目又說:
「在該發行之公司債之所有流通期間內,
該公司債唯一重大攸關之市場狀況變動係來自無風險利率…」

 ⇾市場利率(可拆解為) = 無風險(基準)利率 + 信用風險貼水

「無風險利率在此10年期間內皆無變動」
這段話的解讀就是,無風險(基準)利率這10年期間都沒有變動,
 ⇾市場利率的變動=信用風險貼水的變動

該債券X8年底的公允價值=97,000
  =未來現金流量以X8年底以市場利率(MR)折現之值
可得:8,000/(1+MR)+108,000/(1+MR)^2=97,000

利用插補法求算市場利率(MR):
以10%折現之值=8,000/1.1+108,000/1.1^2=96,529
以9%折現之值=8,000/1.09+108,000/1.09^2=98,241

                                折現率=9%      折現率=MR         折現率=10%
現金流量折現值         98,241                97,000                 96,529

9%折現值與10%折現值差異=98,241-96,529=1,712
MR折現值與10%折現值差異=97,000-96,529=471
 ⇾ X8年底之市場利率= MR = 10% - 471/1,712 * (10%-9%) 
                                               = 9.725%

若信用風險貼水不變(且基準市場也不變的情形下),
X9年底之折現率將維持在9.725%
則信用風險貼水不變下,
該債券於X9年底應有之公允價值=108,000/(1+9.725%)=98,428

其與該債券於X9年底的實際公允價值($99,000)之差異,
即為因信用風險導致之公允價值變動 
  = 98,428 - 99,000 = -572 (負債增加為損失)
➡X9年乙公司因該債券之發行產生之其他綜合損益= -572 (損失$572)

2023年3月3日 星期五

「未分配盈餘」和「保留盈餘」一樣嗎 ?

如果想投資公司、長期持有以領取股利,
請問在閱讀公司財報時,
「未分配盈餘」和「保留盈餘」
哪個項目比較直接相關呢?  (答案在文末)

如果你分不清「未分配盈餘」和「保留盈餘」的差別,
甚至以為 2者是一樣的,請一定要看完這篇文章。

邦尼建議,讀者可以把「保留盈餘」想像成一個
3 層樓的大倉庫
  1 樓存放「未分配盈餘」
  2 樓存放「法定盈餘公積」
  3 樓存放「特別盈餘公積」


之所以要這樣劃分,主要是為了配合法規與實務管理需求。

舉例,
邦尼公司有:      保留盈餘          100萬      (3層樓大倉庫)
其組成分子為:  未分配盈餘         70萬      (1樓進出作業區)
                           法定盈餘公積     10萬      (2樓限制動用區)
                           特別盈餘公積     20萬      (3樓限制動用區)

先介紹
1樓自由作業區-「未分配盈餘」:
讀者由前例可知,
「未分配盈餘」(1樓)只是「保留盈餘」(共3層樓)的一部分,
所以兩者並不是相同的東西 !

公司當年度若有獲利,
結帳後本期淨利應先儲放到「未分配盈餘」,
後續若要發放股利給股東,也是自「未分配盈餘」轉出,
因此「未分配盈餘」是整作倉庫的進出作業區。

另外,和其他層樓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
「未分配盈餘」可以理解為「保留盈餘」中不受限制的部分,
原則上公司可以自由應用。

以邦尼公司為例,
「保留盈餘」中有70萬存放在「未分配盈餘」(1樓作業區),
如果邦尼公司願意,
可以把這70萬一次全部發放股利給股東,
當然正常的公司不會這麼作,會留著一部分備用。

再來介紹
2樓限制動用區-「法定盈餘公積」:
「法定盈餘公積」主要是為了符合「公司法」等法規而提列,
請注意,
提列「法定盈餘公積」並不會讓公司的資產或(股東)權益減少。

以邦尼公司為例,
它只是把「保留盈餘」中的10萬,
從 1樓的「未分配盈餘」搬到2樓的「法定盈餘公積」存放而已,
這10萬還是留在「保留盈餘」這個大倉庫裏面的。

而搬到 2樓的效果是讓公司無法直接把這10萬發放給股東。(強迫儲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規定,是政府希望公司能夠長期的「穩定經營」:
每年賺錢時存一點本(別花光),以後若賠錢時才能撐過寒冬。
這道理就跟父母希望子女養成儲蓄的習慣是一樣的。

最後來看
3樓限制動用區-「特別盈餘公積」:
「特別盈餘公積」主要是為了符合契約或公司自願而提列,
相同的概念,提列「特別盈餘公積」並不會讓公司的資產或(股東)權益減少。

以邦尼公司為例,
它只是把「保留盈餘」中的 20萬,
從1樓的「未分配盈餘」搬到 3樓的「特別盈餘公積」存貨而已。
而搬到3樓的效果是讓公司無法把這 20萬發放給股東。(強迫儲蓄)

但這次不是被政府要求了,可能是被債主(銀行)要求,也可能是公司主動為之。

最後,請再回頭看看文章開頭的問題:
如果想當股東領取股利,
「未分配盈餘」和「保留盈餘」哪個比較重要?
答案是「未分配盈餘」!
你答對了嗎?^^

老生常談:
學會計,最重要的是先搞清楚各會計專有名詞的精確定義。

如果定義沒先學好,急著開始後面的學習、作題目,
常常會學的一知半解,甚至越學越亂,事倍而功半哦。

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別被公式誤導了:租賃考題怎麼解?

~製造商或經銷商融資租賃之銷貨收入~

學生提問:
在練習 106 地特會計 中級會計學 選擇第7題後,
提出下列疑問:
「經銷商或製造商融資租賃下,為何不是以出租資產之公允價值來認列收入?」

題目如下:

7. 甲公司為設備經銷商,X7 年初將一批公允價值為$6,300,000,帳面金額(與進貨成本相同)為$5,700,000之設備存貨出租予乙公司,租期4 年,每年年底收取租金$2,000,000,估計此批設備於租期屆滿時將有未經保證的殘值$88,241,甲公司因協商與安排此項租賃所產生之法律費用$100,000 係於X7 年初支付,且此項租賃符合融資租賃之條件。假設租賃合約之隱含利率為10%,而當時市場利率及承租人增額借款利率為l5%。該交易對甲公司X7 年度淨利之影響為何?(假設不考慮所得稅之影響)
(A)增加$824,469 (B)增加$60,408 (C)增加$924,469 (D)增加$550,452
(選A)

邦尼回答:
事實上,
銷貨收入之認列金額,原則上為"取得對價之公允價值"
而非"出售商品之公允價值"。

(請參見:客戶合約收入-步驟3-合約對價之估計)

舉例:
我有一隻筆,公允價值2,000,
我要促銷賣1,200且成交收現1,200,
請問我的收入該認多少?

答案是交易後取得對價之公允價值=1,200。
以上是基礎的收入認列概念,在初會課程中也有強調過。

所以同學問:銷貨收入為何不是公允價值?

邦尼猜是看到書本裏的公式,誤會這公式是萬用的吧?
(請不要讀到後面的租賃會計,就忘了前面所學的基本觀念)

在正常的銷售型融資租賃的交易中,
理論上,
“出租人租賃給付”之折現值不太可能會大於出租標的之公允價值,

 *”出租人租賃給付”之折現值,
就是房東透過租金可回收的最低金額,
如果可以高於出租標的之公允價值,
那房東就會選擇出租而不願出售(賺較多),
此時長期下出租標的物在買賣市場上因為供給減少,
將會使得出租標的之公允價值上漲,
直到出租標的之公允價值至少等於租賃給付之折現值(房東出租可回收最低金額)
以上為經濟學,看不懂就算啦^^


因此,
若真的出現出租人租賃給付折現值大於出租標的公允價值的情形,
推論有可能是採用的折現率不合理的偏低,導致其折現值不合理的偏高,
故會計上規定此時不得採用那個不合理偏高的折現值來認列銷貨收入。

而公報中採用的替代變數,
就是出租標的物的公允價值,以此認列銷貨收入。

(此為異常的特殊情形,也只有在這種特殊情形下,
銷貨收入才會等於出租標的物的公允價值,而非取得對價之公允價值)

回到同學的問題,
該題出租資產之公允價值
    = 6,300,000

而出租人租賃給付按市場利率折現之值 (公允價值)
    = 2,000,000* P(n=4, i=15%) = 5,709,957

出租人租賃給付折現值才是真的取得對價之公允價值,
且本題出租人租賃給付折現值
    = 5,709,957,並無異常
(未高於出租資產公允價值6,300,000)

故銷貨收入應以出租人租賃給付折現值(取得對價之公允價值)認列
    = 5,709,957

文末,將該題完整解析及分錄列出,供讀者參考:

X7/1/1 先認銷貨收入、銷貨成本
借:應收租賃款             8,000,000                              (2,000,000*4)
貸:        銷貨收入                                  5,709,957
貸:        未賺得融資收益                       2,290,043

借:銷貨成本                 5,700,000
貸:         存貨                                        5,700,000     (存貨BV)

未保證殘值入帳並調減銷貨成本
借:應收租賃款                  88,241
貸:        未賺得融資收益                          37,789
貸:        銷貨成本                                     50,452     (88,241*p(n=4,i=15%))

原始直接成本在經銷商融資租賃下直接費用化
借:銷售費用                  100,000
貸:        現金                                          100,000

X7/12/31  年度認列利息收入
借:現金                      2,000,000
借:未賺得融資收益       864,061
貸:        利息收入                                  864,061    ((5,709,957+50,452)*15%)
貸:        應收租賃款                           2,000,000

對甲公司X7 年度淨利之影響
    = 5,709,957-(5,700,000-50,452)-100,000+864,061
    = 824,470

綜上,本題應選A. (有尾差1)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的真面目

你看過無間道嗎?

無間道裏的劉德華表面上是個高階警官,
但其實是黑道大哥派去警界的臥底,
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反派。

今天,邦尼也要揭露一個臥底,
金融工具: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
    (FV/OCI-R)

FV/OCI-R這傢伙,
平時總是以"公允價值"的外表示人,
但骨子裏卻是個不折不扣的 "攤銷後成本" 死忠派。

怎麼這樣說咧?

因為FV/OCI-R其實在買入的那一天,
就決定了它的投資成本、折/溢價和有效利率,
這點與「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AC)一樣。

買入後,在FV/OCI-R繼續持有的這段期間,
都是以有效利率法來認列利息收入、攤銷折/溢價,
攤銷後就會得到一個新的”攤銷後成本" 
(同學可以理解為實質的投資成本),
這個數字才是FV/OCI-R的真實樣貌。

以上是第一道工序,也是FV/OCI-R的真面目。

在使用有效利率法影響損益時,
分錄為:
借:現金                           (票面息=票面額*票面利率*期間)
借/貸:FV/OCI-R             (票面息與利息收入之差額=攤銷折溢價金額)
貸:      利息收入             (期初攤銷後成本 * 有效利率*期間)

接下來FV/OCI-R就要裝成 "公允價值" 派~~~

也就是該進行第二道工序了:

第二道工序是緊接著第一道工序進行的,
就是在算好新的"攤銷後成本" (把FV/OCI-R當作AC來攤銷) 之後,
要再鋪上一層 "公允價值" 的外衣。

也就是把攤銷後的"帳面金額"調整到 "公允價值" 去,
但這中間的調整並不會影響損益 (所以說是玩假的),
而是直接跑到 "其他綜合淨利-FV/OCI-R未實現評價損益"上面去。

具體作法就是拿
”攤銷後成本”(真面目)和”公允價值”(偽裝外衣)來做比較,
計算出應有的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評價調整" (偽裝量),
<行文方便以下簡稱為FV/OCI-R評價調整>,
再把公司帳上現有的 "FV/OCI-R評價調整"調整到應有值就可以了。

假設應有的偽裝量是 +3(借餘),
而原有的偽裝量是 0 ,那就要增加偽裝量 3(借記)。

分錄:
借:FV/OCI-R評價調整                                          3
貸:     其他綜合淨利-FV/OCI-R未實現評價損益          3

假設應有的偽裝量是 +3 (借餘3),
而原有的偽裝量是 -5 (貸餘5),
那就要增加偽裝量 8 (借記8),

分錄:
借:FV/OCI-R評價調整                                         8
貸:      其他綜合淨利-FV/OCI-R未實現評價損益        8

以此類推,就完成了第二道工序了。

記得,
一定要經過第二道工序的偽裝後,
FV/OCI-R才能以"公允價值" 的面目去見人哦~~^^

綜上所述,
FV/OCI-R的內在 (在認列利息收入時),
是採用 "有效利率法",
與”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在損益面是一致的。

只是在資產負債表上(外在),
是採用公允價值來評價,
但這評價的 "損益" 卻是玩假的,
不計入損益,而是藏在OCI裏面

了解了這些事實後,
才可以算是真正的認識了FV/OCI-R哦~~^^

2023年1月19日 星期四

財報分析技巧- 讀懂綜合損益表OCI段

在上一篇文章:” 什麼是OCI的重分類調整? “ 中
我們學到了:
「重分類調整」是什麼?
何時要作「重分類調整」?
「重分類調整」該怎麼作? 
為何要作「重分類調整」?

本文是上篇文章的延申,對財報分析有興趣的讀者來說會較為實用。

承前文,
邦尼公司投資該債券(FV/OCI-R)於X1年度跌價100元,
X2年度又下跌30元後,斷然處分該投資。
上述交易之影響,在綜合損益表的表達如下:

                                    X1年度綜合損益表
(本期損益段)
處分金融資產損失                         0
本期損益                                                         0

(其它綜合損益段)
FV/OCI-R未實現評價損益
減:本期新增損失                   -100                    (分錄中借記100)
本期其他綜合損益                                     -100
本期綜合淨利                                            -100


                                X2年度綜合損益表
(本期損益段)
處分金融資產損失                   130                      (分錄中借記130)
本期損益                                                  -130

(其它綜合損益段)
FV/OCI-R未實現評價損益
加:本期重分類調整數           130               -     (分錄中貸記130)
減:本期新增損失                  (30)                     (分錄中借記 30)
本期其他綜合損益                                   100
本期綜合淨利                                           (30)

茲整理下表並列出邦尼的心得,供讀者參考:

 

X1年度

X2年度

備註

處分金融資產損失

0

-130

 

本期損益

0

-130

媳婦見公婆

其他綜合損益-當年發生

-100

-30

真實反應績效

其他綜合損益-重分類調整

 

+130

把過去認的OCI一次反轉

其他綜合損益-合計

-100

+100

各年度合計一定為0

綜合損益

-100

-30

真實反應績效

 

心得1:只看本期損益看不到完整的資訊。
      X1年度看不到任何損失。(但其實不是,X1年賠了100元)
      X2年度看起來1年賠了130元。(但其實不是,X2年只賠了30元)


心得2:解讀OCI資訊,要小心「重分類調整」干擾。
      X1年度沒有重分類調整時,資訊較單純,解讀容易。
      X2年度有發生重分類調整時,解讀時要特別小心。
      因為有重分類調整認列其他綜合利益130元,
      導致當年度的其他綜合損益金額為利益100元,
      容易讓財報閱讀者誤以為當期發生了對股東有益的好事 !

心得3:看OCI資訊,”當年發生”數才是核心!
      承心得2所述,因為當期OCI可能會有「重分類調整」的干擾,
      若只是要分析當年度發生的影響數,
      選用 ”OCI-本期發生” 將較 “OCI-合計”有意義。


心得4:最佳觀察指標 = 綜合損益
      讀者可看到,無論是X1還是X2年度,

      綜合損益的數值都可真實反應出公司整體的績效:

      X1年度虧損100元、X2年度虧損30

      其內涵既完整、全面又易於理解。


PS.本例為簡化分析,係假設公司當年度只發生FV/OCI-R的評價與買賣交易。

最後,
我們來看單純的「後續不得重分類調整」交易-以土地重估為例,
在綜合損益表該如何表達:

X1年度綜合損益表

(本期損益段)

處分資產損益                    0                         (分錄中貸記0)

本期淨利                                        0

 

(其它綜合損益段)

重估增值                      100                          (本期貸記 100)

本期其他綜合損益                     100

本期綜合淨利                            100

 

X2年度綜合損益表

(本期損益段)

處分資產損益                  0                           (分錄中貸記0)

本期淨利                                     0

 

(其它綜合損益段)

重估增值                      30                            (本期貸記 30)

本期其他綜合損益                     30

本期綜合淨利                            30


茲整理下表並列出邦尼的心得,供讀者參考:

 

X1年度

X2年度

備註

處分資產損益

0

0

 

本期損益

0

0

 

其他綜合損益-當年發生

100

30

真實反應績效

其他綜合損益-重分類調整

 

 

 

其他綜合損益-合計

100

30

 

綜合損益

100

30

真實反應績效


旺旺公司在X1、X2年度中,土地分別上漲 100元、30元,
在X1、X2年度的綜合損益表 綜合淨利分別為 100元及 30元,
股東財富的增減情形全數已反應於 OCI與綜合損益中,
本期淨利的影響數均為 0,是因為 "OCI並沒有重分類調整至本期損益",

所以在綜合損益表的表達上就簡單了,
不用像上述的FV/OCI-R例子,在本期淨利段認損失,再在OCI段認利益。

心得1:只看本期損益看不到完整的資訊。
      X1、X2年度看不到任何利益。(但其實不是,X1、X2年都有賺錢)

心得2:不得重分類之OCI項目,直接看當期OCI即可反應績效
      因為沒有「重分類調整」的干擾,分析較為單純、符合直覺。

心得3:最佳觀察指標 = 綜合損益
      讀者可看到,無論是X1還是X2年度,
      綜合損益的數值都可真實反應出公司整體的績效:
      X1年度獲益100元、X2年度獲益30元
      其內涵既完整、全面又易於理解。

PS.本例為簡化分析,係假設公司當年度只發生土地的評價與買賣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