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到眼睛裏 "只有" 它,看不見別的數字(資訊)的存在~~
因為EPS通常可以用來衡量公司的獲利能力,
而許多專業法人的研究報告也都運用本益比(P/E Raito=股價/EPS),
來衡量投資的風險、判斷股價的相對高低點。
但是,從財務報表分析的角度來說,只看EPS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就像醫生只看一項GOP指數,
就斷定病人的肝臟是否健康一樣危險。
如果這樣說,你還不知道有多危險,
如果這樣說,你還不知道有多危險,
那也許下面的比喻你比較可以理解:
只看EPS就決定投資/授信的決策,
只看EPS就決定投資/授信的決策,
就像只看女孩子的背影,就決定要娶她回家一樣危險...^^
道理很簡單,危險就在於只看單一財務比率...
看到的只是非常片面的資訊,
如果這個片面的資訊和營運整體績效有重大差異(樣本不足以代表母體),
那我們就可能作出令自已後悔的決策。
以下僅簡要列出EPS的2大可能陷阱,供大家參考:
1、EPS忽略了 "隱藏的損益" !
所謂的"隱藏的損益"就是指:
其他綜合損益(OCI,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不清楚何謂OCI的朋友,請參考小弟拙作:IFRS新玩意:綜合損益)
OCI 其實也是讓股東財富增值或減值的原因之一,
只是基於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規定,
不納入"本期損益"的計算而已。
換句話說,
道理很簡單,危險就在於只看單一財務比率...
看到的只是非常片面的資訊,
如果這個片面的資訊和營運整體績效有重大差異(樣本不足以代表母體),
那我們就可能作出令自已後悔的決策。
以下僅簡要列出EPS的2大可能陷阱,供大家參考:
1、EPS忽略了 "隱藏的損益" !
所謂的"隱藏的損益"就是指:
其他綜合損益(OCI,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不清楚何謂OCI的朋友,請參考小弟拙作:IFRS新玩意:綜合損益)
OCI 其實也是讓股東財富增值或減值的原因之一,
只是基於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規定,
不納入"本期損益"的計算而已。
換句話說,
若要了解一家公司在一段期間的 "總績效",
應該是要看"綜合損益"(=本期損益+OCI),
應該是要看"綜合損益"(=本期損益+OCI),
而不是只看"本期損益"。
這道理就跟學生在班上排名次時,數學最高分不代表是一定是全班第1名一樣。
但是,
EPS =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之 "本期損益" /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
也就是說EPS只有把 "本期損益" 納入計算,而排除了也相當重要的OCI !!
這是EPS的一項重大缺點,
尤其是當精明的上市公司老闆透過某些手段來操作本期淨利時,EPS更容易誤導投資人的判斷。
舉例:
粒晶公司各投資100萬買進A、B等2家公司股票,帳列備供出售金融資產,
年底時A公司股價漲到110萬,但B公司股價跌到只剩30萬。
整体來看,粒晶公司因為買股賠了60萬。
但是粒晶公司如果要操作EPS時,可以選擇處分有獲利的A公司股票,讓本期淨利增加10萬,
而虧錢的B公司股票,只要不賣掉就不用認列損失70萬(藏在OCI)。
如果投資人只看EPS的話,就會被粒晶公司的老闆給"騙了",
因為EPS只會反應已實現的處分投資利益10萬,
但虧掉的70萬,卻因為GAAP的規定,不用列入本期損益的計算,
在計算EPS時被隱藏了起來。
明明整間公司投資是虧了60萬,
卻可以透過上述簡單的操作讓公司看起來賺了10萬,
如此的規定下,
這道理就跟學生在班上排名次時,數學最高分不代表是一定是全班第1名一樣。
但是,
EPS =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之 "本期損益" /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
也就是說EPS只有把 "本期損益" 納入計算,而排除了也相當重要的OCI !!
這是EPS的一項重大缺點,
尤其是當精明的上市公司老闆透過某些手段來操作本期淨利時,EPS更容易誤導投資人的判斷。
舉例:
粒晶公司各投資100萬買進A、B等2家公司股票,帳列備供出售金融資產,
年底時A公司股價漲到110萬,但B公司股價跌到只剩30萬。
整体來看,粒晶公司因為買股賠了60萬。
但是粒晶公司如果要操作EPS時,可以選擇處分有獲利的A公司股票,讓本期淨利增加10萬,
而虧錢的B公司股票,只要不賣掉就不用認列損失70萬(藏在OCI)。
如果投資人只看EPS的話,就會被粒晶公司的老闆給"騙了",
因為EPS只會反應已實現的處分投資利益10萬,
但虧掉的70萬,卻因為GAAP的規定,不用列入本期損益的計算,
在計算EPS時被隱藏了起來。
明明整間公司投資是虧了60萬,
卻可以透過上述簡單的操作讓公司看起來賺了10萬,
如此的規定下,
讓邦尼為只看EPS就決定是否投資的投資人 捏了一大把冷汗。
2、EPS(稅後淨利)並不代表常續性獲利能力
就算不談OCI,EPS仍然是一個有缺陷的財務比率,
因為我們在評估公司時,看重的是這間公司的長期獲利能力,而不是只看一時的總損益。
假設有2家公司,阿邦公司年年穩定獲利100萬,沒有其他重大的業外損益。
而阿尼公司年年虧損,今年卻因為處分一筆持有20年的土地而大賺300萬。
再假設兩家公司的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都是10萬,
那阿邦、阿尼公司的EPS分別為1.00元和3.00元。
如果你只看EPS,一定會認為阿尼公司的獲利能力比阿邦公司來的好。
但是如果你看重的是公司長期獲利能力的話,
2、EPS(稅後淨利)並不代表常續性獲利能力
就算不談OCI,EPS仍然是一個有缺陷的財務比率,
因為我們在評估公司時,看重的是這間公司的長期獲利能力,而不是只看一時的總損益。
假設有2家公司,阿邦公司年年穩定獲利100萬,沒有其他重大的業外損益。
而阿尼公司年年虧損,今年卻因為處分一筆持有20年的土地而大賺300萬。
再假設兩家公司的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都是10萬,
那阿邦、阿尼公司的EPS分別為1.00元和3.00元。
如果你只看EPS,一定會認為阿尼公司的獲利能力比阿邦公司來的好。
但是如果你看重的是公司長期獲利能力的話,
相信你會選擇本業穩定賺錢的阿邦公司,
而不會選擇本業虧損,只靠變賣祖產的阿尼公司。
(今年把土地賣了賺大錢,明年沒土地可賣還是要打回虧損的原形)
由上面這個例子我們知道,EPS因為包含了所有的損益項目,
把常續性和非常續性的損益加在一起計算,所以很有可能讓我們看不清楚真相 !!
綜上,EPS有兩個重大的缺點:
而不會選擇本業虧損,只靠變賣祖產的阿尼公司。
(今年把土地賣了賺大錢,明年沒土地可賣還是要打回虧損的原形)
由上面這個例子我們知道,EPS因為包含了所有的損益項目,
把常續性和非常續性的損益加在一起計算,所以很有可能讓我們看不清楚真相 !!
綜上,EPS有兩個重大的缺點:
1、該納入分析的項目(OCI)沒有算進來,且容易受有心人誤導。
2、該剔除掉的項目(非常續損益)沒有剔除,讓魚目變成珍珠。
當然EPS還是很棒的財務比率,
只是在使用時千萬不能偷懶,
還要搭配公司的其他財務資訊來使用,
例如仔細閱讀本期損益的組成明細(剔除一次性的重大損益),
把OCI的變化也納入整體考量,
例如仔細閱讀本期損益的組成明細(剔除一次性的重大損益),
把OCI的變化也納入整體考量,
如此才能降低投資的風險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