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準則沒道理 ? 一樣是賣東西衡量基礎卻不同 ?

學員提問:
「為什麼賣存貨是以換入物的公允價值來衡量銷貨收入,
    但機器設備交換時是以換出物的公允價值來衡量處分價格?」

邦尼:
讓我們透過下面簡例,把問題再具體化一些吧:

假設邦尼公司處分公允價值為$29,000、帳面金額為$25,000的A資產,
得到公允價值為$30,000的1台電腦。

若A資產為存貨,會計上是以換入資產之公允價值30,000來認列銷貨收入。
借:辦公設備             30,000
貸:        銷貨收入                    30,000

借:銷貨成本            25,000
貸:        存貨                            25,000

若A資產為機器,會計上是以換出資產之公允價值29,000來計算處分損益。

借:辦公設備            29,000
貸:        機器設備                    25,000
貸:        處分資產利益              4,000

為何會計準則會有這樣細微的差異呢,這樣的差異有何道理 ?
以下開始回答您的問題(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銷售商品/勞務時,以取得對價之公允價值來衡量收入:

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商品/勞務的銷售並不一定是以公允價值為售價。
同樣一瓶礦泉水,便利商店賣$20,大賣場賣$15,觀光區賣$50,
甚至同一家公司相同商品的售價也可能時常變動。

從上面的例子,
您可以發現一般公司在出售商品時通常不是依公允價值來出售,
而是配合其營運策略與環境來進行訂價、銷售。

故會計準則為了衡量出商品銷售後產生的真正效益,
並不採用自己商品的公允價值來衡量收入,
而是用收取對價的公允價值來衡量收入。

✦具商業質實之「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換出資產之公允價值衡量處分損益:

正常情形下,一家公司不會經常性處分自己的機器設備,
把機器設備拿去市場上出售也不是自行訂價待售,
而是要依市場上的公允價值來處分。
(例如20X3年的某型號二手車,在二手市場上會有個”行情價")

此時機器設備是以機器設備的公允價值來賣,
所以此時用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來作為處分價格會較為合理。

而如此一來:
處分換出資產的損益 = 換出資產之公允價值 - 換出資產之帳面金額
拿換出資產自己的公允價值和帳面金額來計算自己的處分損益,
可使處分損益的計算在理論上較為合理且單純。

而不是讓:
處分換出資產的損益 = 換入資產之公允價值 - 換出資產之帳面金額
看起來就不是那麼單純^^


再次重申,以上是個人對公報規定的白話解釋,
僅作為幫助同學理解、記憶準則之用,
不是什麼定理也不是什麼權威的解釋。
希望讀完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您對會計準則的理解,
總比直接將公報的規定死背起來好一些吧~^^

2020年1月25日 星期六

保險理賠額怎麼算? (單一保險、複保險)

108年(2019) 地方特考三等 會計人員 中級會計學 考了保險理賠之計算,
邦尼試著用白話文來說明其計算原理,希望幫助同學以理解方式來學習會計:

二、 智仁公司投保了二個火災保險,保險單甲投保標的為辦公大樓和辦公設備,其保險金額分別為$720,000和$216,000。保險單乙投保標的只有辦公大樓,保險金額為$280,000,二個保險分屬不同保險公司,現辦公大樓和辦公設備遭火燒毀,其有關資料如下:
  辦公設備  
                       辦公大樓                    
保險單
        甲       
         甲        
                  
火災前資產公允價值
$300,000   
$1,400,000  
$1,400,000  
火災後資產公允價值
40,000   
840,000   
840,000   
保險金額
216,000   
720,000   
280,000   
共保條款百分比
      80%
     80%
     80%
試作:(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一) 計算辦公大樓可獲得的保險賠償額。
(二) 計算辦公設備可獲得的保險賠償額。

以下節錄自邦尼解題學會計

關鍵字:共保條款、保險理賠、不動產、廠房及設備(PP&E)
解析:
這題在考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災損理賠之會計處理。(白話會計-中會2-PP&E)。

同學們要先知道,
計算保險賠償額時是以公允價值為基礎作計算的,與帳面金額無關。

當一個資產只有跟一家保險公司投保時,稱為單一保險,
當一個資產跟二家以上保險公司投保時,稱為複保險。

單一保險的理賠比較簡單,本題辦公設備就是單一保險之例,
複保險的理賠較為複雜,本題辦公大樓向2家保險公司投保即為一例。

為幫助同學理解,
我們先從較單純的單一保險(辦公設備)來作說明:

(二)
保險理賠額=MIN(保險金額,實際(FV)損失,共保賠償額)
保險金額(簡稱保額,為保險公司最高理賠金額)=216,000、
實際損失=300,000-40,000=260,000

共保要求額,同學可想成保險公司願意承擔全部經濟損失的最低投保額,
若實際投保金額低於該金額,保險公司會要求投保公司進來一起分攤損失。

本題共保要求額=災前公允價值*共保百分比=300,000*80%=240,000

因為智仁公司只有投保216,000,
所以保險公司只願承擔216,000/240,000 = 90%的損失 (智仁公司自己承擔10%損失)

*保險公司最多只承擔100%損失

下面是共保賠償額計算的公式:
實際(FV)損失* (保額/(共保要求百分比*資產FV))
共保賠償額 = 260,000 * (216,000/(80%*300,000))
                     = 234,000

保險理賠額 = MIN(保險金額,實際(FV)損失,共保賠償額)
                     = MIN(216,000,260,000,234,000)
                     = 216,000

(一)
搞定單一保險後,來看比較複雜一點的複保險(辦公大樓)部分,
複保險下,各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要獨立計算:
各保險公司個別理賠金額 = 實際(FV)損失 * (總保額/各共保) * (個別保額/總保額)

若個別理賠金額 > 個別保額,以個別保額為實際賠付金額

上式中,(總保額/各共保) 是在將風險分攤予「保險公司們」與「投保公司」,
該比例以100%為上限 (保險公司最多承擔100%損失)
(個別保額/總保額) 是在將保險公司們的風險分攤給其中的個別保險公司

先看甲保單:
辦公大樓實際損失= 1,400,000-840,000=560,000

甲保單共保要求額= 災前公允價值*共保百分比
                                = 1,400,000*80%=1,120,000

辦公大樓共投保金額=720,000+280,000=1,000,000

在甲保單中,保險公司們承擔損失比例為1,000,000/1,120,000 = 89.2857%

甲保單應分攤保險公司們損失比率=720,000/1,000,000=72%

甲保單個別理賠金額 = 實際(FV)損失* (總保額/各共保) * (各別保額/總保額)
                                     = 560,000 *(1,000/1,120) *(720/1,000)
                                     = 360,000

甲保單理賠上限=保險=720,000
甲保單實際賠付金額=MIN(360,000,720,000)=360,000

再看乙保單:
辦公大樓實際損失= 1,400,000-840,000=560,000

乙保單共保要求額= 災前公允價值*共保百分比
                                = 1,400,000*80%=1,120,000

(事實上甲、乙2張保單的共保條款百分比可能不同,故應分開計算,
 本題2張保單的共保條款百分比均相同,只是巧合哦!)

辦公大樓共投保金額=720,000+280,000=1,000,000

在乙保單中,保險公司們承擔損失比例為1,000,000/1,120,000 = 89.2857%

乙保單應分攤保險公司們損失比率=280,000/1,000,000 = 28%

乙保單個別理賠金額 = 實際(FV)損失* (總保額/各共保) * (各別保額/總保額)
                                     = 560,000 * (1,000/1,120) * (280/1,000)
                                     = 140,000

乙保單理賠上限=保險=280,000
乙保單實際賠付金額=MIN(140,000,280,000)=140,000

最後整理一下:
(一) 辦公大樓可獲得的保險賠償額 = 360,000+140,000 = 500,000
(二) 辦公設備可獲得的保險賠償額 = 216,000

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財務比率連動分析-以108地特四等會計學概要(選擇20)為例

同學常問:
『財務比率一大堆公式又多,考試很愛考各比率間的變動關係,
    這種題目很抽象,我該怎麼學習應對呢 ? 』

邦尼:
『沒錯,這是許多同學的困擾,
   本篇文章以 「108年地特四等 會計學概要(選擇20)」來作說明,
   希望對同學有點幫助 (重點是思考方法,而不是本題的計算)。』

108年地特四等 會計學概要  選擇20
甲公司的借款利率為 7%,總資產報酬率為 6%,所得稅率為 20%。若甲公司增加負債投資新計畫,其條件不變下將導致權益報酬率如何變動?
(A)降低   (B)增加  (C)不變  (D)不一定

以下截錄自邦尼解題學會計
關鍵字:財務比率、財報分析
解析:
這題在考財報分析:各項財務比率之應用。(白話會計-初會4-財報分析)。

以下是這題會用到的財務比率(指標):

權益報酬率 = 稅後淨利 / 平均總權益

總資產報酬率 =  稅後息前淨利 / 平均總資產
                         =  (稅後淨利+ 利息費用(1-稅率)) / 平均總資產

*也有教科書的分子為稅後淨利,不過題目給借款利率及所得稅率,
  所以本題應採用稅後息前淨利作為分子。

「增加負債投資新計畫」講白話意思是借錢來投資,所以資產、負債都會同額增加,

邦尼這邊提供2種想法供同學參考:

想法一:理論理解法 (速度比較快,但學習起來比較抽像,適進階者)

總資產報酬率的意思就是不考慮利息成本的稅後報酬率,本題為6%
借款利率為舉債的成本,考慮利息費用的稅盾效果,
對股東來講舉債成本 = 利率*(1-稅率)

本題為7%*(1-20%)=5.6%
若舉債投資(同額增加資產、負債),
資產增加100可多賺6(不考慮利息下),
負債增加100因為利息的因素將少賺5.6。
意即權益不變下,股東可多賺6-5.6=0.4,將使權益報酬率增加。

想法二:可假設簡單數字符合題目要求來計算 (比較具體,但速度較慢,適初學者):

總資產報酬率為 6%,可假設:
舉債前:
平均總資產=1,000、平均總負債=0、利息費用=0、平均總權益=1,000

已知總資產報酬率為 6% →稅後息前淨利=60

又稅後息前淨利=稅後淨利+利息費用(1-稅率)

60=稅後淨利+0(1-20%)

→本期稅後淨利=60→ 稅前淨利=60/(1-20%) =75、所得稅費用=75-60 =15

→稅前息前淨利=稅前淨利+利息費用=75+0=75

為方便同學理解各數據之關係,列表如下:
舉債前

           備註
EBIT(稅前息前淨利)
75
5填入
-I  (利息費用)
0
1填入
=EBT (稅前淨利)
60/0.8=75
3填入
-T (所得稅)
15
4填入
=NI (稅後淨利)
60
2填入
權益報酬率
60/1,000=6%
最後計算

舉債後:
增加負債投資新計畫假設借100,則負債+100,資產+100 (權益不變):
負債增加100→利息費用 +100*7% = 增加7,利息費用=0+7=7
資產增加100→稅後息前淨利+100 * 6%= 增加6

又稅後息前淨利變動=稅後淨利變動+利息費用變動(1-稅率)
+6 =稅後淨利變動+7*(1-20%)

→稅後淨利變動=6-5.6=+0.4(增加)
舉債後

              備註
EBIT(稅前息前淨利)
82.5
5填入
-I  (利息費用)
0+7=7
1填入
=EBT (稅前淨利)
60.4/0.8=75.5
3填入
-T (所得稅)
=15.1
4填入
=NI (稅後淨利)
60+0.4=60.4
2填入
權益報酬率
60.4/1,000=6.04%
最後計算

→舉債後權益報酬率= 6.04% > 舉債前6% (權益報酬率增加)

綜上,本題應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