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耐用年數是 29.5 年時,且折舊方法為年數合計法時,應如何計算?
這問題很有趣,其實只要回歸基本面來思考就能找到答案。
我們都知道 「年數合計法」 是 加速折舊法的其中一種,
其精神就是使用期早期(剩餘耐用年數較多),要多提一點折舊;
等到機器設備舊了(剩餘耐用年數較少),再少提一點折舊。
以X1/1/1取得成本$450,無殘值,耐用 4 年的機器設備為例,
| 期初時剩餘耐用年數 | 折舊比例 | 折舊費用 | 累計折舊 | 年底 帳面金額 |
X1年 | 4 | 4/10 | 180 | 180 | 270 |
X2年 | 3 | 3/10 | 135 | 315 | 135 |
X3年 | 2 | 2/10 | 90 | 405 | 45 |
X4年 | 1 | 1/10 | 45 | 450 | 0 |
合計 | 10 | 10/10 | 450 | NA | NA |
| 期初時剩餘耐用年數 | 折舊比例 | 折舊費用 | 累計折舊 | 年底 帳面金額 |
X1年 | 5 | 5/15 | 150 | 150 | 300 |
X2年 | 4 | 4/15 | 120 | 270 | 180 |
X3年 | 3 | 3/15 | 90 | 360 | 90 |
X4年 | 2 | 2/15 | 60 | 420 | 30 |
X5年 | 1 | 1/15 | 30 | 450 | 0 |
合計 | 15 | 15/15 | 450 | NA | NA |
本文真正要討論的主題要來了,就是若耐用年數是 4.5 年怎麼辦?
其實很簡單,一樣的邏輯,依樣畫葫蘆即可:
| 期初時剩餘耐用年數 | 折舊比例 | 折舊費用 | 累計折舊 | 年底 帳面金額 |
X1年 | 4.5 | 4.5/12.5 | 162 | 162 | 288 |
X2年 | 3.5 | 3.5/12.5 | 126 | 288 | 162 |
X3年 | 2.5 | 2.5/12.5 | 90 | 378 | 72 |
X4年 | 1.5 | 1.5/12.5 | 54 | 432 | 18 |
X5年 | 0.5 | 0.5/12.5 | 18 | 450 | 0 |
合計 | 12.5 | 12.5/12.5 | 450 | NA | NA |
整理一下你可以發現:同一台機器設備若耐用年數越短時其帳面價值越低。
在同一時點,耐用年數 4.5 年的帳面金額應在 4 年 和 5 年 之間,如下表:
耐用年數 | 4年 | 4.5年 | 5年 |
X1/12/31帳面金額 | 270 | 288 | 300 |
X2/12/31帳面金額 | 135 | 162 | 180 |
X3/12/31帳面金額 | 45 | 72 | 90 |
X4/12/31帳面金額 | 0 | 18 | 30 |
X5/12/31帳面金額 | 0 | 0 | 0 |
有同學問我,可以把 4.5 年改成 9 個半年,以半年為一期來計算折舊嗎?
既然同學有興趣,那我們就來算算看,其計算結果如下表:
| 期初時剩餘耐用(半)年數 | 折舊比例 | 折舊費用 | 累計折舊 | 半年底 帳面金額 |
X1年上 | 9 | 9/45 | 90 | 90 | 360 |
X1年下 | 8 | 8/45 | 80 | 170 | 280 |
X2年上 | 7 | 7/45 | 70 | 240 | 210 |
X2年下 | 6 | 6/45 | 60 | 300 | 150 |
X3年上 | 5 | 5/45 | 50 | 350 | 100 |
X3年下 | 4 | 4/45 | 40 | 390 | 60 |
X4年上 | 3 | 3/45 | 30 | 420 | 30 |
X4年下 | 2 | 2/45 | 20 | 440 | 10 |
X5年上 | 1 | 1/45 | 10 | 450 | 0 |
合計 | 45 | 45/45 | 150 | NA | NA |
耐用年數 | 4年 | 9個半年 | 4.5個年 | 5年 |
X1/12/31帳面金額 | 270 | 280 | 288 | 300 |
X2/12/31帳面金額 | 135 | 150 | 162 | 180 |
X3/12/31帳面金額 | 45 | 60 | 72 | 90 |
X4/12/31帳面金額 | 0 | 10 | 18 | 30 |
X5/12/31帳面金額 | 0 | 0 | 0 | 0 |
且帳面金額都介於 4 年、5 年之間,都尚屬合理。
可以說 2 種作法都是系統而合理的分攤方法,也都符合加速折舊的概念。
但邦尼仍建議同學採用4.5個”年”的算法,
而不傾向 9 個”半年”的算法,原因如下:
1、依”年數”合計法之精神,係以”年”為基礎,而非”半年”。
2、如果剩餘耐用年數是 10 年 2 個月,
用”年”來計算可直接用 10.167 年、9.167 年…0.167 來計算直接、簡單,
若用”半年”來計算,無法將基期轉換為整數。
若仍堅持要將基期轉換為整理,那就得改用”2個月”為一基期來計算,
10年2個月就要轉換成61個” 2個月”,如此計算將太過繁瑣。
有的同學問年數 = 10.167年時,可以用公式速算嗎?
當然可以,國中就有教到等差級數和的公式:[(首項+尾項) *項數/ 2] :
10.167+9.167+8.167+7.167+6.167+5.167+4.167+3.167+2.167+1.167+0.167
證明給你看,這樣就不用背公式了:
10.167+9.167+8.167+7.167+6.167+5.167+4.167+3.167+2.167+1.167+0.167 =
0.167+1.167+2.167+3.167+4.167+5.167+6.167+7.167+8.167+9.167+100.167 =
把 2 式相加,得:
10.334+10.334+10.334+10.334+10.334+10.334+10.334+10.334+10.334+10.334+10.334
1共有11個10.334 = 10.334*11 = 11.3674
這是 2 個式子相加,但我們只要原式的總和,所以再除以 2,
即可得原式和 = 11.3674/2=56.837,BINGO !!